选择这种下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
现在最有意思的问题就出来了,李小强花了40多手棋,他才累积了1目棋的优势。为什么从120手到140手,区区20步棋,他的优势反而能够扩大到盘面10目左右呢?
这就有点不合常理吧?这就有点诡异吧?对于这个问题。周围观战的棋手是没有觉察的,而作为对局者的李小强,他早就注意到这个有点反常的问题!
小林先生的“胜负手”是在140多手棋的时候下出来的。但是他为了亮出这个手段,他已经做了20多手棋的准备!
站在小林先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于形成这样的格局,那他肯定是不情愿的。他肯定无时不刻在寻求改变,想要扭转这种格局。否则就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等待他的只有“安乐死”。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小林先生也许不是这样想的。当棋局刚刚进行到80多手棋的时候。由于那个时候还早。整个棋盘还比较开阔,因此他的心情没有那么急迫。更可能的是:对于那样的局面,这本来就是小林先生最擅长的。他对自己的这项围棋技术非常有信心!因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想过反击。他只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同时在慢慢的等待机会。
可是到了120手棋左右的时候,眼见差距还在进一步的扩大。小林先生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做出什么改变的话,这盘棋只会越来越困难。
因此就在那个时候,小林先生开始调整自己的思路,他下了一步很隐蔽的棋。想要扭转整个局势。
的确,小林先生的准备工作很隐蔽。隐蔽到很多观战棋手都没有发现。但是对于小林先生的想法,李小强是洞若观火。
围棋就是这么有意思,要不说围棋为什么被称为“手谈”呢?一场围棋比赛,其实就可以当成两位棋手在那交谈。一种无声的交谈!
其他棋手没有发现这个情况,并不能说人家的水平不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坐在棋盘边上。
而李小强不一样,因为他一直坐在棋盘边上。这就相当于他和小林先生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对手有什么“异常举动”,李小强是第一个能够觉察到的。
就拿这盘棋来说吧,可以这样认为:小林先生刚刚准备做出改变的时候,小林先生刚刚下出那步很隐蔽的棋。李小强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当棋局进行到120多手棋的时候,小林先生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想个办法扭转整个局势。可是他当时面临的,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