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遍。
几个科主任听的眼前一亮!
这种新理念,被詹主任这么一解释,或许真能充分清扫他们之前术式中,无法清扫的那些淋巴结和神经丛组织?给病人清扫出一个干干净净的,无瘤残留的身体?彻底根除埋藏在身体深处的病根?
“詹主任,这是谁的理念?”
“这种理念下的手术技术,应该会完全不同于我们的这几套方案吧“
“这种理念,完全就是另起炉灶,很有开创性啊!”
他们之前的这几套方案,看似有着好几套,实则都是同一种思想宗旨的不同应用和延伸罢了。
而这种新理念,和他们的从根源上,就完全不同。
詹阔道:“我上午不是去听课去了吗……”他把情况一说。
众人恍然,原来是赵培儒院长。这位最近名气很大,现在又提出这么先进的理念,看来其确实是思想很超前。
“可惜,这还只是理念雏形而已,太浅显了。”
“我估计,这也就只是赵培儒院长的一个初步构思吧,还没成型,更没有到应用层面。”
一个思路,从构思成型,再到真正能在手术台上使用,是需要经过不断完善、优化,最终成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很多思路,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不切实际”,从而被抛弃掉。
众人商量了一阵,最终决定。
由他们医科大附属二院出面,看能不能把这位赵培儒院长,请到他们医院来。
如果能请过来,那就尝试着,看看这种新理念,能不能应用在这例复杂病情的案例上。
若是行不通,那就回过头去,继续用海市专家谢淼的法子。
……
此刻,赵培儒正在合协医院的休息室,收拾东西,准备乘机回家。
这次来京,他给梁中岳做了手术,获得了巨大的名气,还得到了胰腺领域三位奠基人的认可。
又去京都医科大学做了一次现场讲座,同步录制成课程视频,马上就要在“医学继教app”上上线,到时,会有全国的医生可以观看他的课程。
来了一趟京都,他的名气狠狠的暴涨了一波,也该到离开的时候了。
这时,赵培儒接到个电话。
一看来电显示,是医学会的理事成员,邓长兵打过来的。
邓长兵非要送送赵培儒,把他亲自送到机场。
其他专家先一步离京的时候,只有三位奠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