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随手取来一本奏折,「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
「农家和墨家派人过来说,《农典》和《工典》已经编订好,可以刊印了。医家的《医典》还没有完全编订好,主要是有些研究要跨度好几年才能出结果,所以特别耗时。」蔺相如说道。
《农典》、《工典》、《医典》都是从几年前就开始编订的,代表着整个华夏文明农业、工业、医学上的巅峰,即便是集整个赵国的力量,也足足耗时近十年才完成。
甚至《医典》至今都没有完成。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刊印吧,还有,告诉医家,日后还会出第二版、第三版进行修订,不用等将所有东西全部研究明白。」赵括说道。
天下疾病多了去了,医家治不好的疾病不知道有多少,要是等他们研究明白再编订,那《医典》就算一千年也别想编订好。
「好,我这就告诉医家。」蔺相如点了点头。
「三典编订好之后,也是时候编订《字典》了。」赵括抬头看向侍卫,「去将荀子请来。」
「字典?」蔺相如好奇的看着赵括。
赵国并没有字典,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还要等到东汉时期许慎编订的《说文解字》,这也是现代研究古汉语最重要的书籍。
「不错。」赵括点了点头,给蔺相如解释字典的作用。
「妙啊,有了字典,即便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在家里也能查到。」蔺相如眼睛一亮,没有人敢说自己认识所有的字,就连他都不敢说,若是这时候有一本字典在身边,多么方便啊。
很快,荀子来到政事堂。
「寡人的意思是,按照拼音和偏旁部首两种方法排序,方便检索。同时,取消所有异体字,统一为篆书。字典中不仅要包含字、词,还要有解释,举例等等,让人能够明白字词的意思。这件事就由荀子负责,学院中所有祭酒和博士,全部由荀子调遣。」
赵括之前在拼音和反切法之间犹豫,最后还是决定用拼音,两者各有优缺点,但相比之下,拼音的优点可就太多了。
拼音和反切法本质上只是一种方便学习识字的工具,自然是哪个方便用哪个,就像阿拉伯数字一样,虽然是印度发明的,但已经在赵国普及了。
赵国现在用的文字还是篆书,不过和过去的篆书有些不同,过去的篆书笔画多为弧形,不方便雕刻。
因为纸张和印刷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了方便印刷,赵国的篆书正在向横平竖直过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