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那两个小吏见包大学士忙碌完,赶忙入内收拾残图书籍。
包元乾见他们整理物什时,忽然问道:“这些书卷残图都是从何处收罗而来?可有来路记载?。
”
小吏琢磨了一番,脸色微变摇头道:“回大人,这...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包元乾看在眼中,心头冷笑一声,淡淡道:“哦...那我这就去寻解大人查问一二。”
那小吏见状赶忙摆手,跪地求饶道:“大人恕罪,大人恕罪,这蒙文馆记载大有缺失,寻找起来极为困难..小的小的只是忙碌一日,这才生了贪惰之念。”
包元乾早就知道他心头所想,文渊阁乃何处,怎么可能不将来路登记造册?
他直言道:“本官也不为难你,你且将记录簿抬来,本官亲自阅览。”
“谢大人!谢大人!”
两个小吏连连点头而出,只是须臾便捧来两匣记录簿。
“大人,蒙文收录簿在此。 _o_m ”
包元乾斥退二人,便一册册翻开收录的来历。
果然如他所料,这些蒙文馆的来历几乎一一对应着,除了极少数缺失外,大部分的收录来路都明文记载的清清楚楚。
绝大部分是继承的前元储藏,还有一些是前元大臣的著作,而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则引起了包元乾的注意。
这些书册大多是洪武年间为了编纂元史,而向天下布告征集民间关于前元史料的书籍,残片等物什。
无论是正载野闻,官修民编悉数收纳于文渊阁,其中便有许多谶纬图册,由此可见当初编纂元史的仓促随意。
“推背新义释元,洪武三年,苏州罗家献书...”
“紫微斗数,洪武十年,苏州罗家献书...”
他看着这些书录,不由地感叹这罗老爷子家真不愧是藏书大户,竟然给朝廷献上了这么多蒙文的谶纬书籍!
包元乾感叹之余,旋即似乎察觉了什么异常。这皇宫收揽的谶纬之说大部都是来自苏州罗家,那罗家何以来的如此之多的谶纬图册?
若按本雅失里说法那张图流落大明,以蓝玉献军功而言极有可能是将之归于应天府库中,这齐王和李景隆才有可能听闻了这个消息,否则绝不会空穴来风。
而应天皇宫经历了靖难之役,书籍散轶颇多,这皇宫中已无那所谓的羊皮谶纬图册。既然在皇宫之中寻找不到,那为何不去拜访一下苏州的罗家?
这些大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