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务不能来的也都上书说明了原因,只有杨谅、杨秀这俩人很有胆量,半路听说了杨坚驾崩、杨广登基的消息以后,直接调转马头跑回了自己的封地去。
这很显然,就是要造反了。
但是在他们没反之前,杨广不能动,否则就成了他逼反两个亲弟弟了。所以在知道了两个好弟弟半路折返回了封地以后,杨广下旨申斥,要他们给一个明确的交代。
“你们说说,朕这两个兄弟啊,最会给朕找麻烦。你们说,怎么办啊?”杨广无奈的看着拟好的诏书,对旁边跪坐喝茶的一堆人说话。
宇文化及最先开口:“陛下,臣以为当早做准备,虽不能落得逼反二王的骂名,却要先点好兵马,备好军资,到时二王高举反旗,我等也不至于仓促应对。”
“是,陛下,臣以为宇文化及所言极是。”见杨广看了过来,杨素点头附和。
他有点儿后悔支持杨广了,因为杨广上位以后,跟上位之前相比起来,简直是剧变。
杨广点了点头,随即看着丝毫没有规矩的盘腿坐在那里,喝茶水吃糕点的某人。
“王言,你说说。”
“某家可往并州平叛,只需一千精骑便可,汉王所领叛军旦夕可平。”王言没看法,直接说行动。
杨广很满意,于是继续问道:“蜀王呢?”
王言端着他搞出来而风靡起来的盖碗喝茶水,目光在场中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杨素的身上。
“杨公成名已久,老成持重,随先帝立国有功,又灭陈、破突厥,平蜀地反叛之事,舍杨公还有何人能担此重任?”
“丹阳公怎地不去?”杨素反问了起来。
“某家对并州熟悉,那边的军将都认陛下,某家也有几分人面,只要带陛下的诏书过去,再杀上几个出头的,汉王便平了。然而某家从未去过蜀地,不如杨公一生南征北战,腹有良谋,此事还得是杨公去才安心啊,陛下以为然否?”
杨广不语,只是笑呵呵的看着杨素。
于是杨素长出了一口气,认命的拱手:“陛下,臣请往!”
“好,那就这么办……”
杨广抚掌而赞,随后又安排了一番后勤事宜,说了些过年之前的漂亮话,便结束了这场会议。
众人走出去,杨素对王言怒目而视,可迎着王言笑吟吟的又带着点儿期待的目光,他到底也没敢骂出声,面上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心里却是诚挚的问候王言的祖宗十八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