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义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数年经营的成果,再加自己还有曾经见过天子的优势,成为这一次雇佣数量最多百姓的小吏指日可待。
但等到三日之后,赵义带着他的成果去县中向县长汇报之时,却发现了不对劲。
他费尽心思的宣传才雇佣到了两百多男丁,为什么有好几个小吏都是三百多,还有一个接近四百的。
自己竟然差这么多吗?
赵义不明白,却也只能接受,他觉得,说不定是这些小吏托关系把别人吸引到的百姓弄到了他们身上。
开封县毕竟不是雒阳,有些人情来往上的小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不过赵义觉得,自己好歹是天子亲军出身,他就不乐意搞这些。
几乎在确定了名额之后,他们便奉命带着各自统计到的百姓前往并不远的河道铲除泥沙。往年官府也曾不定时的组织清理过,许多百姓都服过相应的徭役,干起活来驾轻就熟。
不过赵义又发现了不对劲。
他发现那几个雇到三四百百姓的人,队伍中普遍存在水分,其中老弱与少年的数量有些多了。
赵义很清楚朝廷雇佣的规则,根据人数划定干活的多寡,而为了少生争端,每个人的工钱都是一样的。同时,又因为会一同来干活的大多是熟人,甚至可能都是同族之人,遇到偷奸耍滑的,是会被邻里族人唾弃的。
所以,这种雇佣的办法虽然简单粗暴,也避免不了有人真的偷奸耍滑,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公平的作用。
但放到那些三四百人的队伍中就不一样了。
少年们气力还未长成,就算年纪大些的,也缺乏耐力。至于老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本就年老体衰。而在大冬天挖满是淤泥河沙的河道,是一项绝对的体力活。
在这些队伍中,处于壮年的男丁需要负担更重的活计。
赵义不知道这些队伍背后有没有另行分配工钱,但就他敏锐的观察,大约是没有的,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留意到这些队伍中的青壮对老弱发怒斥责了。
他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会出问题的。
之后,赵义又细心观察了两天,确认了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他觉得不能再放任下去了。
“只要他们能按时清理完他们需要清理的河段,官吏们不克扣雇佣百姓应得的工钱,其余的,自有他们自己处理!你莫要多管闲事!我跟你说啊,这两日有贵人要来视察,千万不能出纰漏,而且这进度也必须保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