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对翠岩令参的禅法敬佩的五体投地,将他恭请到杭州,住持龙册寺,传授禅法,直至圆寂。
当年,布袋和尚许下了给钱镠请一位真正能说法的禅师的愿望望,至此总算圆满了(这是后话)。
解夏之后,布袋和尚告别令参禅师,走下翠岩山,来到了鄞县东乡的太白山下,造访大名鼎鼎的天童寺。
天童寺由咸越禅师住持丈席,弘扬洞山(良价禅师,曹洞宗创始人)玄风。自此之后千百年来,天童寺一直是天下闻名的禅宗道场、模范丛林。
不过,这时的天童寺不叫天童寺,名之曰“永寿寺”。
布袋和尚站在寺前,但见,白云缥缈,山峰隐约似仙岛;苍松滴翠,古寺掩映禅韵清。
他步入山门,不去佛殿上香,不到禅堂打坐,也没到客堂挂单,而是径直来到了斋堂。
原来,几十里路走下来,他已经不是大腹便便,而是“大腹扁扁”——肚子里唱开了“空城计”。
他看看日将正南,临近了午斋时分,就直接来到了斋堂,在一个最好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等候着沙弥行堂(打饭)。
“梆……梆……梆……”
几声鱼梆敲过,在天童寺禅堂修行的数百僧人罢参下座,排着长队鱼贯进入斋堂。
突然,他们看到,方丈和尚平时的座位上,居然出现了一个袒胸露腹的陌生僧人。
负责维持风纪的僧值赶了过来,问道:“大德从何方来?”
布袋回答说:“我从何方来。”
僧值一楞:什么地方名叫何方呀?他又问道,“你是何寺之僧?”
“我是何寺僧。”
僧值明白了,这个大肚和尚是故意调侃,拿自己开涮。但他仍然耐着性子问道:“你姓何?”
“我姓何。”布袋和尚仍然一本正经回答。
周围的僧人忍俊不禁,都在偷偷发笑。
僧值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他说:“你挂单了吗?你有度牒吗?”
这次,布袋和尚的脑袋摇得像货郎鼓。
敢情是个无名无姓的前来混饭的野和尚!
佛门宽大,你混一顿饭可以,但你不该虫占龙窟、雀入凤巢,占据方丈大和尚的首席之位!
僧值的脸拉得很长,说:“你知道你坐的是什么地方吗?”
“吃饭的地方。”布袋和尚一脸孩子般纯真,好像他真的不知道客入主位,有违礼貌似的。
僧值差点被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