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他发现,禅僧的行囊上有“雪峰山”的字样,马上追了上去,猛然在人家后背上拍了一巴掌。
禅僧是个老修行,所以能处变不惊,回过头来,说道:“你是不是要询问佛法?”
谁知,布袋和尚却伸出手,大言不惭的乞讨:“给我一文钱。”
然而,这个禅僧是个历练多年的作家(参禅的行家),所以从这俗不可耐的举动中感受到了滚滚而来的机峰。
禅僧道:“你说的好,就给你钱。”
他放下布袋,叉手而立。禅僧见状,深深礼拜下去。——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布袋和尚在福州游荡了好长时间,许多人都认识这个被布袋的大肚子和尚,然而,真正知道他的禅悟深不可测的,也不过保福从展等几个明眼的人。
一年暮春,他溯闽江而上,进入闽侯县境内。义存大师住持的雪峰山,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
雪峰山原名象骨山(象骨峰),为闽越胜景,未冬先雪,盛夏尚寒。
那一年,义存禅师在大江南北云游历练了三十个春秋,学成回归闽南之时,曾路经此山,遇大雪而宿于山巅。
后来,闽王问义存禅师:“你夜住象骨山,有何奇异?”
义存答日:“山顶暑月犹有积雪。”
闽王随即将象骨山更名为雪峰山。
义存禅师爱其清净,在山上草创伽蓝,立庵兴法。
由于他悟境弘深,说法高明,山寺初成,便缁素云集,僧众每每逾千五百人。
此时的雪风山,为全国最大的禅宗道场;而雪峰义存大师,更是如日中天,光耀天下。众多僧衲,不远万里,望山奔凑。
然而,布袋和尚从雪峰山下经过,却并未上山!
要知道,当初,他之所以由浙东行脚到闽南,就是为了会见雪峰义存啊!而今为何过山门而不入呢?
所谓禅者,率性而真。
布袋和尚已经从雪峰弟子身上尽知其禅风,又何必再见面呢?所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
布袋和尚继续溯闽江之水而上,渐渐将雪峰山甩在了身后,旷野里回荡着他吟诵出的一首千古绝唱:
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
问路白云头。
……
那一年,释迦牟尼佛居住在舍卫城之南的祗树给孤独园。
这一天,佛陀高升法座,千二百五十大比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