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儿红,但是表情严肃,承诺道:
“一定能上映!”
众人闻言,一阵激动,加上喝了点儿酒,一时间情绪脆弱,有哭有笑。
谢晋看着这一幕,深吸口气。
虽然这么承诺,但要说能不能上映,他心底其实也没底。
带着些隐隐的惆怅,谢晋吃完了这顿庆功宴,回到住处眯了一会儿,醒了醒酒,又钻进剪辑室里忙活一晚上,剪掉几个争议太大的片段。
最早上映的是164分钟,现在已经剪掉了20分钟了。
他靠着椅子眯了一会儿,被剪辑师王华叫醒,他拎了好几人份的早饭,顺便带回了今天的报纸。
“谢导,先吃点东西吧。”
谢晋点点头,“叫大伙都来吃饭吧。”
众人早已疲惫不堪,闻言都放下手上工作,凑过来默默喝起八宝粥。
谢晋则是一边吃,一边看报纸,想看看今天的报纸上有没有关于《芙蓉镇》的消息。
这段时间,随着试映范围的扩大,对《芙蓉镇》的评论越来越多,批评与赞扬总体上呈三七开的比例。
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负面效应”的说法,也就是说,人对坏的负面信息会更加敏感,记忆的也更加深刻,也就是说“一黑顶十粉”。
有三成的批评,已经很致命了。
而要说其中最严重的,还是朱大可的那篇批评。
作为名声鹊起的先锋批评家,朱大可对《芙蓉镇》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
谢晋翻了一会,翻到《中国电影时报》,这是电影评论学会创办的一份电影类报刊。
谢晋很快在上面看到一篇关于《芙蓉镇》的评论文章,看了一会儿,竟然提到朱大可。
“这是反击的文章?”
他心中诧异,再看具体内容,结果咳嗽几声,差点儿把八宝粥从喉咙里面喷出来。
“哈哈,绝了!”
“谢导?您.”剪辑师王华瞠目。
“看看,你们都看看这个。”
谢晋擦擦嘴,把报纸铺到桌上,拍拍其中一个版块儿,“这个文章写的,绝了!”
王华好奇的抻过去脑袋,看了一会,反应更大,猛拍大腿。
“牛逼啊,这文章写的,笑死我了,这许非是谁啊?怎么帮我们说话?”
“许非?”
一个剪辑师有点儿印象。
“这人我知道,嘿,可有几年没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