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的文章了,他写的东西,骂的那叫一个犀利。”
“写的啥?写的啥?”
“你们快都看看,忒贱了,哈哈!”
北影。
“有啥新闻没?”
“新闻?有啊,陈冲准备回国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陈冲?丫不都去美国好几年了么?”
方琛嘀咕一阵儿,“有没有《芙蓉镇》的新闻?”
“《芙蓉镇》啊”
售报点,营业员啪递过去一份《中国电影时报》:“你看这个吧,今儿来买这个的特多,我这儿就剩两份了。”
“那给我来一份。”
方琛交钱取货,随手翻开一看,看着看着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
“骂得漂亮!”
方琛随便拉了一周围一脸惊恐盯着他看的人,指指报纸,好像多年老友似得,“我就说那个朱大可是放屁,那孙子他懂电影么?瞎哔哔,骂的真好,骂的漂亮。”
文章名为《‘芙蓉镇’该当何罪?》:
“《芙蓉镇》上映后引起了争议,有争议是正常的,我们国家在宝钢选址、深城搞特区、三狭造电站等问题上,一开始也引起过争议文学艺术的创作就更应该允许有争议。”
“但问题是这种争议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学术探讨,而不是批判、讨伐和一言堂。”
“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有些事儿过去快10年了,社会的大变革,恰恰是出大作品、大影片的时代。”
“我们新中国成立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干什么还要畏畏缩缩、抖抖瑟瑟、小手小脚?”
“我们曾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拍出来的影片,居然不如几十年以前的水平。”
“那么电影人到底干什么去了?”
“我们这代人,有幸经历了不同的社会现实,使我们较为清晰地认识了国家民族和个人所走过来的道路,它作为一种良好的拍片条件提供给我们。”
“加上中国其他拍片条件也是相当之好,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为什么不珍视这些条件?拿出优秀的,具有深刻内涵和庞大构思的大影片来!”
“如果我们还只能拿出平庸无力的影片,我们就对不起这个时代,也对不起多年来我们已经吃过的苦头。”
“而《芙蓉镇》,在我看来正是具有深刻内涵和庞大构思的大影片,一部远超我们过去电影水准的巨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