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那样就是那样,我那样就是那样啊,你们自己去分别的嘛,你强加一些名言分别在我的身上,一切法本来是如嘛,如实显现、业力的显现,但是我们就安立了——这个是怎么样…那个是怎么样…结果呢?就失掉它本来的味道了──非幻成幻法。
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取』,不要取着这个虚妄之相。不取就是不住──不要住在你的感觉、不再住在你的妄想,那么无非幻(安住在一种无分别智的状态。)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这时候连真实的功德都不可得,又哪有虚妄的东西呢?所以它整个修学当中,就是以不取为根本。
我最后讲一个公案,作一个结束,这一个公案是讲到舍利弗尊者的前世:
舍利弗尊者他前世…曾经有一世是做一个生意人,他赚了钱以后,他不是拿钱去买房子、买车子,不是!他特别喜欢黄金,他看到黄金的色泽,哎呀,不得了,整个心就住在那个色泽,越看越喜欢。所以他就…吃也吃得很简单,衣服也穿得很简单,住也很简单,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黄金,下班之后,唯一的消遣,就把黄金打开来欣赏一遍。那么他觉得黄金还不够庄严,就把黄金做成花瓶,赚了钱又买黄金,又做了第二个花瓶,总共做了七个黄金的花瓶。等到他赚了七个黄金的花瓶以后,他的身体也就劳累而死掉了。死了之后,变成一只很大的毒蛇,大蟒蛇啊,就绕在这七个花瓶的中间。
因为他心住在这个黄金的相状…不是说贪着黄金就堕毒蛇,不是!而是他那爱取的力量,去刺激他过去毒蛇的业力,才得果报的。在经典上说,他死了以后又做毒蛇、死了以后又做毒蛇…做了几万年的时间。后来突然间,有一天它觉得:欸!我贪着这个黄金干什么呢?它就爬出山洞,找一个路人,说:你可不可以把我的黄金供养给僧宝,我要修福。这个路人说好啊!就拿着扁担,左边挑毒蛇,右边挑黄金,挑到寺庙的地方去,到了寺庙以后,就如实、如实…的报告。这个法师就为它说法、为它皈依,毒蛇听了以后心开意解,没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以后生到忉利天去了。那么这只毒蛇是谁呢?舍利弗尊者的前身;这位路人又是谁呢?释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你看──心中有所住,使令一个人所有的功德全部丧失,所以我们要先改变我们的思考!你修行,你要先告诉你自己: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你回光返照是大功德,常乐我净。你住在外境给你什么?给你三个东西──烦恼障、业障、报障,给你无量的生死,如此而已。所以我们从无量的生死当中,我们应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