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朱厚熜唤道。
张居正连忙应声,道:“臣在。”
“奇观误国,成祖文皇帝的《永乐大典》,不能成为文化上的奇观,与其束之高阁中,不如择其中精华,编纂实用之书,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各成一简书,清晰明了,能为百姓所用,内阁与善者协理此事。”朱厚熜想了想道。
《永乐大典》、《陈家书录》的庞大,的“弃置”,让朱厚熜有些心痛。
不禁联想到了后世三大神书,《民兵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和《赤脚医生手册》。
在那个特殊时期,为种花家培养了大批实际人才,提高了国家整体医疗水平,增强了国防安全,还促进了军转民的顺利转型。
不同时期不同方法,大明朝不是后世,不可能照搬后世救国、强国之法。
即便在时下,编纂出类似《民兵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的神书,也只能在军伍中流传,不能外泄。
而似《赤脚医生手册》这般,却能为所有百姓使用。
《天文手册》、《地志手册》、《阴阳手册》、《医卜手册》、《僧道手册》、《技艺手册》,择精炼实用之言,编纂成书,让大明朝百姓学之,不说人人成才,人人如龙。
但也能达到类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效果。
大明朝上亿百姓,有九千万百姓都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而现在世界,已经进入了航海时代。
五千年前,华夏是绝对霸主,五千年后,华夏一定还要是绝对霸主。
九千万文盲,乃至于更多的文盲,必定是不行的。
扫盲,由即将开启的社学计划负责,而如何让华夏人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灯塔,就要将这些实用之学灌输到每个人的脑子中。
圣意降。
张居正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高拱、李春芳、陈以勤也好不到哪去,唯有没有进过翰林院,没有参与过修订《永乐大典》的胡宗宪暂时无动于衷。
要从两万多卷书中,精准找到实用之言,其任务量,比再修一本《永乐大典》还重。
编纂书籍,只用将得到了珍本、古籍、经典等书抄、刻归类即可,不必在意书中思想内容,更不必在意书中有没有夹带私货。
所谓奇观。
不一定有多么美丽。
但一定要大、要壮观,让人一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