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谦身旁的窦戾神色凛然,他拔出剑来,大声说道:“诸位将士,自古以来,国家有谋反之时,忠臣如何能与逆贼共事。”
“郭司长,东宫既然如此急于拿下皇甫将军,明显是未能取得皇甫将军的信任。”
“如今,只有救出皇甫将军,让他调度凉州军镇压叛贼,才是我等的出路。”
郭谦受到永晋帝的调度,知道局势之危急,更清楚这个时候,他要是再站不出来,一旦永晋帝被东宫推翻下去,他就是第一个挨刀的。
此正是生死存亡,背水一战的时候。
郭谦拔出手中刀剑道:“武德司的诸位,前往三府军,随我将皇甫将军搭救出来。”
像这样紧要的时刻,谁能第一时间控制住军队,谁就能取得优势。
而永晋帝的主动权就在于能不能让皇甫嵩所在的凉州军以最快速度将长安的城门守住,这样一来,哪怕范阳的边军过来,他们也只能望而却步,不能趁乱入城。
楚世煦的政变固然是仓促而就,可这并不代表楚世煦没有抓住此次逼宫的脉络深处。
晋王在的时候,楚世煦不敢动,就在于晋王确实能打,而且威望之高超乎了他的想象。
晋王走的时候,是楚世煦为数不多的机会,再继续任由父皇纵容晋王做大下去,楚世煦亦是死路一条。
他唯一的活路,就在晋王离京的时候,以雷霆手段,将皇位放在板上钉钉的位置上。
这些年来,楚世煦不乏在朝堂上奔波,而出于王氏优越的政治地位,他也笼络了不少可用之人。
加上很多人认为楚世煦继位是必然之事,在朝野上支持他的人也不少。
这一次,楚世煦敢这样爆发,也是强迫那些曾经和他有交谊的人选择站队。
在长安最重要的城门已经被楚世煦控制了两处,再有范阳边军的拥护,他拿捏住了长安,就有机会拿捏晋王。
要知道父皇派出去的三府军里,韦彦是跟他关系比较好的,杜知韫更是墙头草和事佬一个,谁也不得罪。
长安一拿下,韦彦只要支持他东宫,在韦彦的劝说下,那么杜知韫作为京兆的名门,他极有可能也会靠向他这一边。
楚世煦不要杜知韫的鼎力相助,但只要他两不相帮,那晋王的胜算就越来越少。
他无非靠的就是那些泥腿子。
你有兵,我东宫也有兵,还都是一些良家子,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但只要有了父皇传位的敕令,他楚世煦就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