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作战机会的方式。
其实海峡无大舰,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离双方的空军基地太近,导致大舰费效比远远不如“飞机+小艇”这种模式。
海装局的同志眼看不好,我艹,那我大舰呢?我那么大的舰呢?
“振东同志,难道在你的看法里,大舰就不搞了?”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我说的是‘海峡无大舰’,而不是‘大舰无用论’,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具体大舰的事情,我后面会说到。”
海装局的同志放下心来:“嗯嗯嗯,那你先慢慢说,我们时间很多。”
高振东点点头:“既然先接受我这个假设,那我们就讨论一下,在以海峡为主要战场情况下,我们需要些什么艇。关于炮艇这块儿,我想不用多说,刚才同志们已经提到了,我们最新的125吨艇已经服役,效果非常好,那用这型艇承担近海巡逻和防卫,我想没有什么问题。”
大家都点了点头,125吨火炮护卫艇于不久前正式服役,虽然有一些需要小改的地方,但是已经能够确定,它能很好的替代此前型号繁多的各型小型炮艇,完成近海巡逻、作战任务,这个的确是没什么好讨论的。
高振东之所以不多说炮艇的事情,正是知道这型艇的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所以炮艇方面他什么都不准备建议。
这条100多吨的小艇,总产量近400条,出口量也达到了3位数,作战半径360公里以上,价格还低,火力又猛,不但装备量大,而且战功卓著,那是真沾过敌人血的,这一点,后来我们那些威武雄壮的真正大舰都比不上。
可以说,作为廉价近海巡逻打杂艇,高振东想不出比它更好的东西来了,而且作战半径基本上把当归岛方向西海岸覆盖得死死的,至于东岸,高振东有别的想法。
对于高振东这个判断,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尤其是海装局的同志,说实话,这条125吨炮艇,也是承担海装工作的他们与科研厂所的同志一起,努力得来的得意之作。
“有了日常巡逻防卫力量,我们就需要有一种能够对敌人的不论大小,各类装备都有一击必杀能力的装备,这型装备,就是导弹艇了,至于鱼雷艇,刚才我说了,紧着现在的用就行。”
高振东前世,鱼雷艇被大量生产,还有一个导弹艇成熟比较晚的原因,而这辈子,老毛子在导弹艇的资料移交和仿制方面还是比较配合的。
“6621型虽然仿制成功,可是那玩意不便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