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仿6621,在座的都是搞海装相关工作的,对于还在仿制试验时就4发导弹击沉对面两条千吨以上大舰的战绩,都是耳熟能详。
这型装备,他们是满意的,没有任何怀疑,唯一问题就是价格比较咬手。
6621上面,是4发争先一号反舰导弹,200多吨的艇体40节极速,加上雷达什么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总价不便宜。
另一位却想起什么来:“高总工的意思,是大量搞6623的仿制艇?”
这东西和6621没有本职区别,无非就是小一号,导弹少两枚,会便宜一点。
高振东笑道:“6623我觉得就不要搞了,个头太小,意义不大。价格上来说,如果我们空着两个发射筒不装导弹,6621和6623比,除了电子设备最大的区别就两个,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耗钢量……”
如果说6623仿制型在高振东前世时间线上,以其价格低廉数量大对我们是有意义的话,那在这辈子,那就真的意义不大了,同样的装备,成熟时间的早晚,会带来发展历程的很大不同,而现在我们手上,有着不少提前成熟的装备。
这话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今儿这会是因为什么开的来着?不就是额外得了一批钢材指标嘛,而且这个钢材指标还不是一锤子买卖,因为据说那个能额外提升钢产量的技术,是会一直使用下去的。即使明年不像这一次是以具体指标的形式下下来,但是总之会有很大改观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6621比6623满载排水量要高100多吨,好像不是个太大的数目,有了钢,海装局的底气也足了。
其实6623的最大问题还是小了,适航性、自持力这些都和6621没法比。
“我们虽然没有加入国际海洋公约,但是不妨碍我们按照这个公约去做一些规划,6623仅有400海里的自持力,无法支撑200海里的作战半径,这意味着,6623型连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都无法护卫,但是6621型大约800海里的自持力,就足够完成这个任务了。这也是125吨炮艇我没做任何建议的原因,它的作战半径是200海里,刚好够。”
我们自己搞的125吨艇,作战半径恰好是200海里,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我们虽然几十年后才加入海洋公约,但是提前按照相关规则做事情是一点都不影响的,就好像我们几十年后实际上也没加入军控条约,但一般情况下还是只卖射程290公里的导弹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