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这个“林荣生”的人格是没有面孔的;或者准确点说,没有固定的面孔。“林荣生”随着作为儿子的林小海对这个父亲的需求不同,不断展现迥然而异的模样。顾峰需要在倒计时结束前,找到这个记忆片段里的“林荣生”,并且决定是否将相关片段作为“美好回忆”永久固定下来。
顾峰穿过人潮汹涌的主干道,转进了后街。这里的景象又截然不同,甚至天色都变成了祥和的黄昏,只有不多的人在各自忙碌自己的事情。
一个矮壮的男人叼着烟,怀里抱着一箱刚刚送来的鱼获,溅出来的腥水打湿了大半条皮兜;
一个瘦长的男人斜倚着挂着「唐山杂货」招牌的大门,摊开一张报纸,专心致志地阅读着;
一个男孩推开房门,从缝隙里探出半个脑袋,看门口的一个白人老头吹奏萨克斯;
街道尽头是中国传统祠堂模样的建筑,正在举行葬礼,门口飘满了白色的挽联,摆满了艳丽的花圈;
……
顾峰注意到另有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坐在水泥大象滑滑梯上,呆呆地望着橘黄色的天空。
男孩看上去很眼熟,顾峰走到滑滑梯附近,决定观察一下男孩。男孩却很快注意到了他。
“我认识你。”10岁的男孩说,“你在我的婚礼上出现过,就在昨天。”
这种场景可不多见。按理说自己已经处于对方的视觉死角,不会被男孩——或者说,林小海看到。而这个“林小海”应该根本不认识自己。
更何况这段记忆是属于“林荣生”这个人格的,就不应该有“林小海”的存在。
即使一切都能用“精神分裂”或者“多重人格”来解释,那在顾峰被人“注意”到的时候,这个记忆片段应该要开始崩溃了。
顾峰并没有看到眼前的景象像被加热的油画一样融化并流淌下来。
“教科书和老师上课时都没有提到过啊……”顾峰不喜欢这种秩序脱离掌控的感觉,但他并没有着急主动脱离这个片段。因为每次进入,都会损坏存储这一片段的海马体细胞,导致下一次能停留的时间大幅度缩短。
顾峰问:“你在等谁?”
10岁的林小海说:“等我爸爸。他快要下班了?”一边说着,一边指向了前方。顾峰顺着林小海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是一栋挂着「黄氏东亚成衣制作有限公司」招牌的两层小楼。小楼的顶上支着一根很粗的烟囱,正在往天空源源不断地喷洒白色的水蒸气,染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