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王言也在这时候,又一次的确定好了战后的抚恤等等,以及他老王家自己的一些收买人心的照顾。
等到安排妥当以后,散布在各地方的部队,就是由着各种的都督、大都督话事了,或者是更进一步的杂牌武将领导部队,没有王言这种统帅的事儿了。
王言很早以前,身份就已经由武将,转换成了统帅。那是在最初,组建水军部队的时候,队伍越来越大,管的也越来越多,虽然那时候他仍旧只是扬州骠骑将军,但实际上就是水军统帅。
只不过是这一次对突厥的灭亡之战,他第一次正式挂帅行军总管,这才算是彻底的成为了一名实际上的军方统帅,实际成为了一派军方大佬。
他的军中班底,自然便是他统领过的部队,扬州的水军以及草原上的这些隋军,和突厥军队。他在战时,就已经临阵提拔了不知道多少人。在战后,进行统一的封赏之后,这些人注定要被拆开,那时候他的影响力,就算是扩张到全军去了。
哪怕这对王言同样有力,但相比起这些人聚到一起,威胁就小多了。这是老杨家,对王言这样的统帅的必要限制。
毕竟真的维持原样,什么都不动。以王言的威信来说,他的文书,说不定比朝廷的文书都好使。王言都能直接调动部队。
而且王言不必要可以调动所有部队,他只要能够调动一部分,剩下的人自然就景从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威胁。
与其如此,让王言在全军扩散一下影响力,但是无法有效的调动军队,只能利用军中人脉办事儿,就要好的多了。
总也不能真的弄死王言……
来时是一堆人马轻装简行,回程也大抵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大堆的拿命蹭功劳的豪门大户之家的子弟没有撤走,他们现在还是各级的军官,有的不想走了,有的想要调走,那就得是他们身后的家族各施手段了。
王言倒是没有觉得这些人蚕食他的根基,这些人没有那个能耐。主要是这一次打胜仗,他也是收获了不少豪门大户的人情的。是杨广做主塞进来的,但事儿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
因为王言是主帅,他要整死这些人有无数的办法。但他没有那么做,只是弄死了几个实在坏事儿的,剩下的该给的功劳一分没差,该升的职,也都没有故意针对。
甚至就算是死的那几个,家里人还得感谢王言呢。毕竟两国交战,并非儿戏,王言出征之前看谁不顺眼砍几个祭旗,立立军威,他们也都是有准备的,没有小题大做的借此政治发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