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让自己治国平天下,恐怕没这个才能。不过自己一个穿越者,对于明成祖拔擢宦官,首创东厂,提高十二监地位的历史,还是颇为知晓。。
既然他这么问了,那自己也只能拍着马屁迎合了。@*~~
只见包元乾道:“圣上既言文武不知圣心,锦衣卫又不堪大用。那何不任用宫中之人,充作天子耳目以家奴严治百司,再设立一机构以心腹太监提督之,以此专辖锦衣卫?”
他此言便是依照大势所趋,既然东厂是永乐时代呼之欲出的东西,那为何不抢先纳为己用,到头来朱棣还能念及自己的定策之功。
包元乾言语一出,一旁的擦泪太监都都有些惊诧。
朱棣一听,目露精光,“哦?且赐座,你只管细细说来。”
包元乾落座于一侧,胸中沉思片刻便道:“圣上如今最为担忧的便是锦衣卫与朝臣勾结,欺上瞒下,亵渎皇权。那圣上大可将镇抚司分为南北二司,以南察北。另外在锦衣卫之外再设立一处缉事处,以信任之宫人提督缉事处,其麾下档头,司印皆可任用宫人。而缉事处其下之千户、百户乃至校尉、番子则以锦衣卫来充任。”
“宫人掌权,锦衣卫处置具体事宜?”朱棣似乎被点拨一般,“只是如此一来,武将派系怕多有不忿,分化其权犹如杀其父母,呵呵。”
包元乾笑道:“这就是微臣为何要圣上以锦衣卫充当番子,校尉,却让宫人实掌其权。圣上不单要分拨一批锦衣卫充当缉事处番子,更要让他们与缉事处荣辱与共,割裂他们与锦衣卫的往日干系。武将虽不忿,可锦衣卫在缉事处尝到甜头自然会实心用事,监察百官,甚至还会反转来袒护缉事处,为其言好话。如此一来,武将内部便出现了新矛盾,且让他们自己内斗去,这南北镇抚司之斗,加之原先的锦衣卫与去缉事处的锦衣卫间争斗,到时候他们尚且自顾不暇,谁又能抽出精力管得了缉事处呢?”
朱棣捋须点头,“汝之言,朕甚以为然。只是...文臣那处又该如何?你所言家奴治百司又该如何?”
包元乾缓缓道:“太祖以宦官不得识文断字而禁绝其权,圣上倚仗缉事处虽可治耳目,却无法摆脱文武勋贵之权势。若圣上欲将宫人分担文武压力,参与机务,那唯有在司礼监这个掌管皇城刑名的监司设置内书堂供其识文断字,授意批红。凡内阁顾问之决策皆在圣上处决断,再授意宫人批红,若无此批红,则策无所出。如此,满朝上至宰辅下至六科所奏之文,若无宫人批红皆为废纸,可宫人批红与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